博物馆与公共艺术如何相得益彰?
分类:文化 热度:

  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公共艺术,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新兴艺术门类。两者在一起,如何相得益彰?

  即将建成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正面向全球邀请艺术家与艺术团队,以新空间若干选定区域为对象,创作一系列代表城市新文化、新理念、新创意的公共艺术作品,目前已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个方案。以此为契机,上海博物馆携手上海大学举办“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集结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展开“头脑风暴”,分享公共艺术参与博物馆建设的经验和成功案例,探讨公共艺术赋能卓越城市建设的可能性。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不仅为多样性的创意、多元的艺术理想提供了表达空间,更重要的是,上海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到卓越城市建设中,凝结各方智慧和力量,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落到实处。“这看起来是一个公共艺术的评审,其实涉及今天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比如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形成新的文化有机体。”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许江希望,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公共艺术创作能够成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有益实践。

  什么是公共艺术的内核?

  “什么是公共艺术?”许江抛出的这一议题,引发了在场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许江回忆说,2004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公共艺术学院的当晚,曾围绕该话题做过探讨。“建筑师说‘建筑是最典型的公共艺术’;园艺家说‘园林是可居可游的公共艺术’;诗人说‘诗是最普及最可记忆的公共艺术’;网络作家称‘网络是可携带的公共艺术”,那个时候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许江说,虽然大家的答案不一,但讨论无不围绕着一个核心——公共精神。通俗地说,公共艺术不能由着艺术家性子任意发挥,而需考虑在公共空间里跟不同的人发生关联,在社会中发挥价值,重视观众的感受等。“所以,公共艺术可以是建筑,可以是馆藏,可以是一个景点,可以是一片坡地,可以是一个节日,但是最后必须落脚在可感、可视、可转化、可记忆的艺术作品上。”

  大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通过视频表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具备四个品质,其中两个与惊喜有关,首先是艺术家的独特技巧和想象力,其次是对意想不到的材料的创造使用;另外两个品质与内容有关,即艺术作品的叙事性和相关性。

  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受之谈到,前些年,中西方的博物馆在建筑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关系上呈现一大趋向:把博物馆做成公共艺术。最典型的例子是西班牙设计师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和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前者宛如一只用钢索拉起来的“飞鸟”,太阳升起、落下时两侧的“羽翼”可以开合,看上去博物馆好像是活的;后者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两座建筑物都非常精彩,本身就是公共艺术。不过这类博物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比如展线比较短,无法办大展,观众容易将注意力放在馆舍本身,从而忽略博物馆的展品和藏品。

  近年来,场馆建设的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最显著的就是建筑逐步回归成比较冷静的展示空间。上海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一个标志是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浦东美术馆,代表了新的走向。一眼望去,它就像一个盒子,非常简单,有很长的线可以看到外滩。“既保持博物馆多元化,又能给展品有足够的展示空间和注意力,这个很重要。”王受之说。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

  “上海博物馆是一家以中国古代艺术为主的博物馆,在东馆这样一个现代空间里,到底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史学者杭间看来,博物馆的公共艺术首先要考虑博物馆的使命,重视场所精神和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他建议,把博物馆公共艺术征集变为系统化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作品的征集。

  策展人吴明明认为,作为城市文化新地标的公共艺术,既要与博物馆的展陈相关联,也要与场馆所处区位、所在城市,以及所在国家有直接的互动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公共艺术的介入,不止于博物馆建筑体的附丽,而是博物馆文化的一部分。”艺评人徐明松举例说,贝聿铭为卢浮宫设计的一组玻璃金字塔,让这个拿破仑庭院的博物馆入口成了颇负盛名的公共艺术作品、巴黎的新地标,与卢浮宫丰富的藏珍一样蜚声世界。

上一篇:一场关于艺术边界的探索之旅一场关于艺术边界的探索之旅 下一篇:露营产业遭遇“审美疲劳”露营产业遭遇“审美疲劳”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